紅木家具之緬甸酸枝
緬甸酸枝的學名叫做奧氏黃檀。隸屬于蝶形花科黃檀屬,原有“奧利黃檀”、“花黃檀”、“差紫黃檀”、“ 紫黃檀”、“欖色黃檀”之稱。主產于緬甸、泰國和老撾等低海拔混交林中,緬甸瓦城和泰國所產的有花紋的奧氏黃檀商品材有人稱其為“花酸枝”,后簡稱“花枝”,其余稱“白枝”,緬甸稱之為“吐里木”、“特瑪蘭”,泰國稱之為“秦嬋” ,臺灣稱之為“緬甸黃檀”、“濱黃檀”、“濱紫檀”。
緬甸酸枝的心邊材區別明顯,邊材色淺,黃白色,心材新切面淺紅色至深紅褐色,常帶明顯的黑色條紋。生長輪明顯或略明顯。強度高、硬度大、耐腐蝕性強,抗蟲性強,結構細,略均勻,紋理直或交錯。
酸枝是清代紅木家具主要的原料。用酸枝制作的家具,即使幾百年后,只要稍加揩漆潤澤,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,早為世人矚目。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,一般有“油脂”的質量上乘,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。酸枝家具經打磨髹漆,平整潤滑,光澤耐久,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。不僅數量多,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,制造工藝也多精美。